牙疼、牙龈红肿、牙齿出血……这些口腔小疾病,很多人认为忍忍就过去了,于是每次有口腔疾病的时候,都忍着,直到牙齿出现龋齿、松动等大问题!
牙齿表面有许多菌群,牙齿出现问题,菌群就会渗透进牙周组织的上皮层屏障,并随着血液的流动扩散到全身,对身体其他部位也会产生影响。
2019年发布的《口腔疾病:一项全球健康挑战》显示,全球近一半的人(约35亿)有口腔疾病问题,未及时就诊者有7成(24亿)左右。
在我国,龋齿和牙周疾病是最高发的口腔疾病。我们不当回事的牙病,到了最后付出的代价越高。
其中,罪魁祸首是由于中国人的刷牙方式不对。怎么才能做到有效且干净的清洁牙齿呢,今天我们从以下一个误区入手,逐一向大家介绍应该怎样更好的刷牙!
冷水会导致牙本质敏感的人牙齿酸痛,而且不利于牙膏内的有效物质发挥活性。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剂和氟化物。实验室研究发现。这些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是37摄氏度左右,刷牙时用接近自己体温的温水效果最好。
调查显示,超过90%的中国人采用横向刷牙的形式,横向刷牙对牙釉质是一种物理磨损,刷牙是为了清除牙齿四周的细菌,而非损伤牙齿本身,横向刷牙无法清除掉牙齿缝隙里的垃圾,还可能导致牙龈损伤、牙本质敏感等问题。
刷牙的时候力量太大,可能伤害牙齿。医生建议:200克的力量就足够,大约相当于手指拿起一支冰棒的力量,使用手腕的力量刷牙而不是手臂的。
清水漱口可以清除掉90%以上的食物残渣,而认真刷牙则是为了更好地消灭牙菌斑,牙菌斑是一种附着在牙齿表面和牙龈缝隙里的无色细菌,是导致龋齿和牙龈炎症的祸首。中国人每次刷牙的平均时间为59秒,这个时间对完全彻底地清理口腔是不够的。
每次刷牙应不少于2分钟。先漱口,湿润有利于牙膏中有效成分起作用,从门牙开始细致地竖向刷干净,尤其是齿缝和牙齿内侧等容易忽视的地方。
一定有人会认为“什么?这个也算”没错,这些情况同样也会导致龋齿高发,现在的人对着电脑的时间多,开口说话的时间少,唾液的分泌也会相应减少,唾液有平衡口腔生态的功能,晚上11点以后人们的口腔环境会开始进入干燥期,而口腔干燥会使细菌滋生。
建议多喝绿茶和清水。绿茶除了补充水分,其中含有的氟化物还能保护牙齿不被细菌侵害。
每个人的牙齿有大有小,牙刷太大,在口腔内执行任务会不够灵活,牙刷太小,又无法完成大面积的口腔清洁工作。
刷牙时应选择一把大小合适的牙刷,牙齿头的大小应该等于2个半到3个牙齿的宽度。
以上就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个刷牙误区,有没有你涉及的区域呢?不过没关系,现在改还来得及!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隐形宝藏也藏在我们的牙齿里,它也可以保护我们哦!
口腔干细胞是一类来源于口腔多种组织的间充质干细胞,也是目前发现活性最强的间充质干细胞之一,具备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能力、低免疫原性及免疫调节能力。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使用这些干细胞再生各种口面组织,包括骨、牙周、牙髓组织等。此外,口腔干细胞在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等领域亦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刷牙不规范,老了两行泪;存储干细胞,有备且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