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盛孕妈小课堂(十八):二孩,想生不敢生?干细胞替你决定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7-22

图片1.png

自国家二胎政策开放之后,很多职场妈妈都动过生二孩的念头,然而,现实的压力、职场的困境让很多妈妈都望而却步。相对男性,女性在就业和职业发展方面遇到的障碍往往会更多。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7.2%的受访者称身边有动过生育二孩念头的职场妈妈,51.8%的受访者表示身边的职场妈妈因为家庭和工作的压力对生育二孩有顾虑。

图片2.png

那么到底要不要生二孩呢?《中国妇女报》给出了以下建议:

在考虑要不要二孩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主要因素:经济成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

经济成本:稳固的经济基础是二孩不可或缺的经济保障。如果要二孩之前没有规划好充足的经济后盾,二孩出生带来的开支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你的生活质量。

夫妻关系:良好的夫妻关系是家庭稳定的基石,也是面对二孩冲击的关键保障。二孩带来的养育负担和压力有可能导致夫妻关系出现问题。

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二孩养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二孩的到来,对大宝的冲击是成人无法想象的。如果为人父母未能处理好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出现鸡飞狗跳的局面。

和家中老人之间的关系:夫妻俩和家中老人之间关系是否和谐,对于二孩也很重要,这个关系处理得好是加分项,处理不好是减分项。对于双职工家庭而言,生二孩的前提是老人愿意帮忙带娃。

家有二孩的幸福是巨大的,但父母相应的付出也一定要了解。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应是成熟考虑后的结果。

图片3.png

如果以上还不能解决你生二孩的犹豫,那么以下让干细胞再来给你们解惑。

干细胞,简单来讲,它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能力的原始的未分化细胞,是形成哺乳类动物的各组织器官的原始细胞。

干细胞通常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根据干细胞所处的发育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细胞)和成体干细胞(somatic stem cell)。第二种分类方法是根据干细胞的发育潜能分为三类:全能干细胞(totipotent stem cell,TSC)、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和单能干细胞(unipotent stem cell)。而其中在临床应用上应用最多的便是多能干细胞中的间充质干细胞。

图片4.png

间充质干细胞(MSC, mesenchymal stem cells)是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最初在骨髓中发现,后相继在婴儿脐带、儿童乳牙牙髓中被发掘,因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造血支持和促进干细胞植入、免疫调控和自我复制等特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牙髓间充质干细胞

图片5.png

牙髓干细胞(DSPCs)是从牙髓组织中分离出来独立的间充质干细胞,采集于儿童乳牙和成人智齿,相较于成年牙髓干细胞,儿童牙髓干细胞活性更强、效益更大。由于其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在免疫性疾病、组织再生、炎症类疾病、糖尿病、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症、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图片6.png

在新生儿脐带组织中脐静脉周围存在一层富含间充质干细胞的凝胶状物质,称作华通氏胶,从这一胶质层中提取分离得到的间充质干细胞就被称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有以下特性和潜能:

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作用,可用于治疗红斑狼疮和硬皮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降低细胞或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提高细胞或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促进造血恢复功能,与单一造血干细胞移植比较,间充质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共移植能显著提高白血病和难治性贫血等疾病的治疗效果;

修复损伤或病变的组织器官,用于治疗骨和肌肉衰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肝病、脑及脊髓神经损伤和老年痴呆等。

微信截图_20190722101649.png

二孩的出生,不仅是全家人的快乐源泉,更是全家人健康的来源。还在纠结是否生二孩的职场妈妈们,放下心中的顾虑,未来有他(她)更完美!

分享到:
预约存储